「聽說前日三哥接汗阿瑪去你那園子逛了逛?」胤禛問道。
胤祉頷首,「園子裡新修了一處水榭,便請汗阿瑪去散散心,吃吃吃頓飯。本也想請請四弟一起,聽說你府上側福晉生產,料你無心宴飲,便沒叫你。待改日你得空,定要去我那兒坐坐。」胤祉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小時候沒少被兄弟們笑話,這些年大家都懂事了,才沒人再提。
這也就是場面話,兄弟倆這兩年來往不多,也不敢有太多來往。胤禛淡淡應了。
胤祉走後,胤禛才讓門外侍奉的太監通傳,進屋給康熙行禮,說了一番祝壽的話。
康熙給他賜座,問起胤禛的差事。
胤禛對儲位雖表現的淡泊,但該辦的差事卻是盡心竭力,一絲不苟。康熙問什麼他都對答如流。這讓康熙很是滿意,面上難得多了幾分笑影兒。
「朕聽說你府上的年氏生了個女兒,小格格身體如何?」年氏是康熙親自指給胤禛的側福晉,出身顯貴,年氏的父親年遐齡、兄長年希堯、年羹堯皆是地方大員,年羹堯的妻子則是明珠的親孫女。當初康熙為了分散老八的勢力,把年家分給胤禛管轄,又特地指婚,想將年家和胤禛綁在一起。
至於如何利用這層關係,就看老四胤禛的本事了。
胤禛這些年又是修道又是參禪的,後院子嗣也不算多。康熙還挺擔心他和十幾歲的年氏處不來。誰料年氏進府後就獨得寵愛,連康熙都聽說了胤禛對她格外愛重,因她身體不好,四處請醫問藥。
這其中多少是出於真心,多少是對年氏身份的考量就不得而知了。
前幾日王府進宮報喜,年氏生了個女兒。康熙兒女多,孫兒孫女更多,他連人都認不全,此刻問起,也是因為年氏的身份特殊。
胤禛恭敬答道:「勞煩汗阿瑪掛念,小格格身體尚可。」
康熙聞言,便皺起眉頭,那就是不太好的意思。「是哪裡弱?請宮裡的太醫去看看吧。」
「汗阿瑪放心,無甚大礙,只是瘦弱了些,興許精心餵養便會好起來。」胤禛說著,眼中卻隱有憂色。只是汗阿瑪這些年心力交瘁,家裡的事兒,朝上的事兒都讓老人家難過,他不想讓他老人家在因為這事兒憂心。
康熙自是能明白胤禛的心思,輕輕嘆了口氣,「父母跟兒女之間也是一種緣分,順其自然罷。你修佛法,最該明白這個道理。」
「兒臣明白。」胤禛口中說著,腦中卻浮現出小女兒的模樣,孩子生下來就比普通孩子小一圈,哭聲也細細弱弱跟小貓崽似的。
在這個女兒之前,胤禛有過三個女兒,其中只有李氏所出的二格格長大成人,宋氏的兩個女兒都夭折了。
胤禛那日看到小女兒的樣子,一下就想到了早夭的兩個女兒,心中酸澀難言。
他相信命數,之前給自己算過一卦,自己和汗阿瑪不同,沒什麼享受天倫之樂的福分,更是沒有女兒緣。別說這剛出生的小女兒,就是已經成人出嫁的二女兒,也是體弱多病,令人憂心。
康熙從一旁匣子裡拿出根紅繩,「這是之前穿玉墜用的紅繩,內務府做的短了些,你拿回去給孩子系在手腕上正好,紅繩辟邪,戴著可以擋擋那些不好的東西。」自從胤礽被魘鎮後,康熙愈發信這些。&="&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