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沒想到雲安還惦記著胤禔、胤礽家的孩子,估計是九格格他們跟她說起了家裡的兄弟姐妹們。
太后也心疼那些孩子們,但她並不希望小雲安和他們走的太近。
太后想了想,「那回頭哀家和你皇瑪法商量商量。」
等康熙過來請安時,太后卻只說自己吃不動牛肉乾,其他皇子府又都有了,她就想著把這些分給咸安宮和大阿哥府的孩子們,讓大家都嘗嘗鮮。
太后沒提雲安,康熙卻猜測是雲安跟老人家說的。畢竟太后可不是這麼愛操心的人。
老人家之所以沒提雲安,大概是覺得雲安關心胤禔、胤礽家,自己會不高興。
康熙心說太后對雲安的保護和當年保護老五是一樣的。
他在心裡嘆了口氣,其實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啊。他關心胤禔、胤礽的孩子們,像是他對這倆逆子心軟一樣。讓雲安去關心同輩,大家便不會多想。
太后既然不希望雲安出這個頭,那就以太后的名義給兩府賞賜些吃食吧。
於是寧壽宮就傳懿旨給咸安宮和大阿哥府賞賜了牛肉乾、奶酪和一些點心。
懿旨里明確說了,都是給孩子們的。
然而東西送到兩處,年長懂事一些的阿哥格格還是把自己得的那份孝敬給阿瑪額娘。
雲安希望吃到這些小零食的兄弟姐妹們都喜歡,然而系統卻給大伯、二伯和兩位伯母,以及一些滕妾也加了生命值。
雲安:「……」
行吧,反正最需要生命值的十一格格吃上了小零食,並且非常喜歡,前前後後加了二十點生命值。也算完成任務了。
年後,康熙巡幸京郊一帶。沒法親自監督雲安讀書,就給她布置了功課,讓她自己讀《論語·學而篇》若有不懂的,就去問胤禮或者弘曆。
與此同時,九格格他們身體調養的差不多了,也適應了宮裡的生活,識字的速度必須加快。像八阿哥、九阿哥明年都可以進尚書房讀書了,可他倆認識的字還不到一百個,這進度實在太慢。
雲安本以為自己可以像帶著二十三叔、二十四叔那樣,帶著九格格他們一起學習。然而,九格格他們可以好奇的事情太多了。
很難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知識上。
雲安帶著他們認了幾天字,都有點腦殼痛。
幼兒園班長果然不是這麼好當的。
好在康熙已經預料到了這點,叮囑十七阿哥胤禮負責監督幾個孩子啟蒙的進度,同時也要考校尚書房其他小阿哥們的功課。
胤禮脾氣很好,又篤信佛教,見誰說話都溫聲細語的。
九格格他們這幫小孩發現十七叔脾氣好,都不怎麼怕他。小八、小九經常偷懶不完成功課,胤禮也不會訓斥他們,只是無奈地搖頭。
他想勸八阿哥、九阿哥一定要好好讀書,畢竟他們的阿瑪幫不了他們,只能他們自己爭氣。但這話到了嘴邊,他又有些猶豫。
正好外面響起奴才們請安的聲音,胤禛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