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尋摸合適的人才到自己身邊來,請術業有專攻的嬤嬤和夫人們給培養出來好了。
*
在第一場雪落下之前,京畿一帶甚至河南、山東和江南三省里,關於秀女功德的消息都已經廣為流傳,成為佳話。
為何這麼說?
因為核驗過功德(積分)無誤的秀女,延暉閣秀女十九,漱芳齋秀女十三,儲秀宮秀女六十五,最高者得功德五萬二,最低也有四千九,無一例外都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封賞。
得五萬二的首名秀女是延暉閣秀女,還有正好五萬的次名秀女則是漱芳齋秀女,分別出自九福晉董鄂氏母家的遠支和江南巨富之家的蘇佳氏。
前者跟著九貝勒做生意,賺的銀子咬牙全投入了戶部和兵部,幾乎是拿銀子來砸積分。
後者雖是江南巨賈,但沒有直接出銀子,而是換成江南稻米、布匹等輜重,捐獻給了朝廷。
而且那位蘇佳氏的外家,是前朝遺老代表人物之一的顧家。
蘇佳氏和外祖家沒少在官學免費為百姓們上課,甚至還廣撒啟蒙書籍,辦了許多慈安堂,收容孤兒和乞兒,在當地名聲極好。
郭絡羅穎慧將秀女冊子遞進宮裡的第二日,皇上的旨意就下來了,連蘇佳氏那邊也八百里加急,送去江南。
叫董鄂向彤的秀女,得封三品宮令女官,賜丹書鐵契一座,可令其全家降罪一等。
遠在江南的蘇文勤,同樣得封三品宮令,賜丹書鐵契,令其全家降罪一等,自漢白旗,抬漢軍正黃旗。
其他秀女,功德一萬者共計十三人,全部封為四品內廷女官。
功德八千者九人,封為五品女史。
功德六千者四十二人,封為六品司記女官。
剩下的功德四千檔,則封為了七品奉儀女官。
當然,所有女官都可以選擇直接賜婚,或入宮在尚儀局學好規矩,侍奉主子三年。
滿三年者,賜婚時女官位提升一等,也可繼續留在宮裡做女官,憑功勞晉升,直至封號女官,上不封頂。
*
宮裡旨意一出,從京城慢慢往外,大清上下得到消息的八旗人家都炸了鍋。
尤其是沒將三宮秀女那些規則放在心上的,或家裡不願意掏銀子的、瞧不起底層百姓沒做什麼實事兒的,腸子都悔青了。
他們哪兒知道,選個秀真能得到如此多的好處。
過去滿族家裡的姑奶奶地位不低,那是覺得萬一祖墳冒青煙入了宮,能蔭及家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