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2 / 2)

順利通過了考核,褚歸現場寫了一張申請表,曾所長在上面簽下他的大名,剩下的手續要蓋了章,到公社政府做相應的報備與審批。簡而言之,辦衛生所比褚歸和楊桂平想像的麻煩。

到了上午的下班時間門,褚歸和楊桂平到公社唯一的飯店吃了頓午飯。衛生所是替困山村辦的,楊桂平搶著要請客,褚歸隨便點了碗便宜的湯麵,湊合著吃了。

「曾所長,您看看還有什麼差的嗎?」褚歸在衛生所與公社政府之間門往返了數次,千層底都磨平了一層,終於把報備的手續跑完了。

「行了,我讓他們準備準備,你周一來領東西吧。」曾所長的話猶如餵了褚歸他們一顆定心丸,「社員們看病難的問題其實政府的領導跟我們也討論過很多次了,可培養一個醫生有多難褚歸你也清楚,治病救人的事不是兒戲。」

曾所長沉重地嘆了口氣,青山公社下面包含十一個大隊,不知他們何時才能徹底實現病有所醫。!

第45章

褚歸沉默片刻,培養一個醫生確實很難。準確來講,縣級以下的各衛生所配備的許多人根本不能算作醫生,只能叫做普通衛生技術人員,高級醫務人員在大城市扎堆,村里人經常自嘲他們是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

「曾所長,關於社員們看病難的問題我有一個想法。」褚歸上輩子在困山村雖然消息閉塞了些,但並非完全與世隔絕,他知道明年初上面會組織巡回醫療隊下基層,不過由於醫療隊人數有限,加上交通困難和食宿等原因,醫療隊下鄉僅惠及到了少數農民。

褚歸覺得公社衛生所可以借鑑巡回醫療隊的方法,定期安排衛生員到大隊去:「這樣一來既改善了鄉親們對看病的需求,又不耽擱幹活。」

「我會認真考慮的。」曾所長若有所思,公社的衛生員大都跟底下的生產隊沾親帶故的,動員他們下隊巡診應該不難。

事實上還有另一項真正能改變現狀的舉措——開展醫學速成培訓班,向學員們教授醫學常識和對常見病的簡單治療方法,培養一批專門為農民們看病的「赤腳醫生」。

上輩子這種醫療模式最先在海城的某個公社興起,後來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褚歸無意搶開創者們的功勞,況且村里人沒讀過多少書,文化水平較低,赤腳醫生們的組成群體多為當時的下鄉知青,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褚歸即使提前也沒多大的意義。

離開衛生所時已臨近五點,褚歸扣上草帽去了趟公社的郵局,看看是否有京市的來信。郵遞員鮮少往村里去,之前韓永康第一次給他寄信,寄了整整一個月,後來賀岱嶽便養成了但凡上公社就要去郵局轉轉的習慣。

「京市來的信啊?我找找。」郵局櫃檯的員工翻了翻台帳,「有!一封信,一個包裹。」

褚歸取了信和包裹,寄件人是姜自明的名字,看時間是在他離開後的第二天寄的。

楊桂平提過了包裹,褚歸沒跟他客氣,十來斤的重量他是能提動,但提得動跟提著走兩個小時的山路明顯是兩碼事。

最新小说: 不就是拾荒嗎 重生後再嫁高門,她擺爛了 穿越六零成為俏寡婦 靈氣復甦後死鬼竹馬爬回來了 病美人被攝政王強娶後嬌寵了 土匪!演戲不可以親嘴 今天我能退圈了嗎[娛樂圈] 我在地府賣盒飯 月影星疏 娘娘每天都在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