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過首時,容珞已經淺淺入睡,晚風吹動鬢邊的髮絲。
待到夜濃,
万俟重將她抱回臥房安睡。
第46章 素未謀面的二哥
翌日天色微明,晨霧瀰漫。
空無一人的長寧街道上已停著輛馬車,侍衛在車前等候著。
片許後,衣著金貴的男人上車,侍衛流金在旁低聲道:「太子殿下,齊王好像去了趟幽州。」
太子身形微頓,搭在車框的手指輕叩。
則轉而問道:「本宮找的人呢?」
流金躬了躬身,神色為難。
太子收回視線,行止利落地入了馬車,織錦帘子落下時傳出話語:「去查查。」
侍衛流金應聲:「是。」
之前選秀未成,太子遇刺,齊王府連同蕭淑妃因謝家秀女的息事數日。人是蕭家推舉的,為了保全推了個徵選官出來頂罪。
馬車徐徐離去,晨時薄霧淺淺被朝陽消融,天光清明起來。
-
盛夏酷熱,夜裡也熱。
整整一晚容珞都被太子摟得身熱,偏她挪出來,但男人總能想方設法地拉她回身邊。
待到清晨太子離開,醒來的容珞渾身都汗乎乎的,一早屋裡便喚了水擦身。
雖然寒冬的時候,貼著太子很暖和,但是暑夏就會很燥熱,偏偏這個男人非要近身摟她。
等到擦淨汗意,容珞感到清涼許多,梳妝時瞧著逐漸照映庭院的朝陽,想著什麼時候等下一場雨,涼爽些。
在容珞盼著落雨的這段時日裡,被接回了李府住著,落霞居是小院,大婚之時作為準太子妃應從李府正門被接出去。
此前李府遭事時,門可羅雀,各家迴避,而今府上欽定了個太子妃,以往有點關係的人家都拜帖過來恭賀。
尚服宮的女官來過一趟為容珞丈量尺寸,繡制嫁衣和翟服、各式常服。
此前曾以長公主的身份籌備過這些,常服還好說,嫁衣等就得重新改制了。
容珞待稼這一個月里,叔父李棹總早出晚歸的,不知忙著什麼,時常見不著人。
前些日子,容珞問太子請了梁太醫來看李夫人的病,院子裡常通風透氣,夫人近日來身子好了多少。
這日看望在李夫人時,難得見到李棹在旁,他忽然提道:「趁著事事好轉,六月十九觀音誕去京郊的靈雲寺祈拜一番吧。」
屋內靜了靜。
觀音誕靈雲寺,到時想來是熱鬧的。
只是李棹是個不信神佛的人,提及這個有些意外。
李夫人搭話道:「之前兒媳去靈雲寺為李家求過化吉簽,如今峰迴路轉,想來寺里還是靈驗的,讓兒媳和縣主同往吧。」
看向李棹,他神色平和。
想來是為了給李夫人求個平安康健。
正好容珞不願一直悶在府里,等到入了東宮,她成為太子妃,出行不如現在這般容易。
她曾想過宮外清閒自在的日子,但好像她此生要和清閒無緣了,她想和太子成為夫妻,但卻沒準備如何好當一個太子妃。
越臨近婚期,她便越緊張起來。
去靈雲寺散散心也好,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容珞回到暮秋齋,總想太子殿下陪她去靈雲寺走走,到時想來人會很多,他貴為儲君又怎能隨她輕易出入廟會。
待嫁期間與太子私下相見,若被人認出來,恐是要被諫官諫言的。想想太子的冷顏,這種事他不會依她的吧。
算罷,還是隨衛娘子一行吧。
待到隔日,容珞讓賀熹備了車馬,帶著貼身丫鬟,整理行物出了京師城。
-
京郊靈雲寺,位置坐落得高。
馬車一路行來都熙熙攘攘的,趁著觀音誕來祈福的百姓。
叔父李棹不信神佛,但衛氏尤為相信,拿著上次求的佛牌禱告。
她對容珞說:「聽聞觀音誕求子很靈驗,姑娘試試,早日得皇嗣,位置才坐得穩固。」
容珞聽言一端,不自然地別開目光,去看外面景色,腦子裡想到的卻是和太子的親熱。
自幼在太后身旁,她看慣了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對祈福求神之事皆不太信。
求子跟神仙有什麼關係,她要嫁的人又不是神仙。
馬車到達靈雲寺前,寺門不如京城內的金台寺寬闊大氣,但
進進出出許多人,買賣香火的不在少數。
走到佛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