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步就極其考驗手上功夫,脫骨要熟悉魚的構造,才能不損傷肉質。
做完這些用刀把脫完骨的魚肉改刀切片,放進蔥薑絲水中醃製,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才用了不到半個小時。
其他人還在改刀切菜的時候,鍾姨拿出了番茄,去皮切丁。
林晴嵐好奇地問蔡云云,「你知道鍾姨準備做啥菜呢?」
「酸湯魚片,我媽的拿手菜。」蔡云云臉上寫滿了驕傲,「一個菜我能吃兩碗米飯。」
鍾姨不受周遭干擾,架起了油鍋,油熱下蔥姜爆炒,倒番茄丁炒出汁水,加水燉煮。
湯汁呈現出誘人的番茄紅,在燉煮的過程中變得濃稠。
煮開下魚片。
魚片切的極薄,拎起來在太陽底下能透光。
一片片魚肉,被番茄湯汁包裹,酸甜的味道順著鍋往外竄,讓人食慾大增。
大菜進入收尾,拉拉隊也已經就位。
下課的梁姨杜姨趕來扛起拉橫幅的重任。
鍾姨也注意到這邊的動靜,笑容自信明媚。
白色的熱氣之後香味迎面而來,沉入潔白的大瓷碗裡,點綴上翠綠的蔥花丁。
鍾姨不但完成的快,而且菜的味道也好。
順利地征服了評委和在場的觀眾試吃代表。
拿下了他們這一組的決賽名額。
蔡云云拿著剛拍的照片,見人就炫耀:「快看,這是我媽媽,她超級厲害。」
林晴嵐也沒想到鍾姨的廚藝也如此高超,和吳大廚不相上下。
果然從七八十年代過來的人,手藝都相當的紮實。
林晴嵐在想能不能邀請鍾姨在學校開個烹飪課。
毫無疑問最後進入決賽的是吳大廚和鍾姨。
能看出雙方都挺驚訝的。
兩人是真挺熟的,鍾姨天天最早去食堂,吳大廚有新菜先讓鍾姨試,兩人對彼此都有一種惺惺相惜的默契。
吳大廚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鍾姨每次都能給出精準的意見,原來是同行。
鍾姨隔著桌子跟吳大廚打招呼:「吳師傅,還真是巧了。今天請假還能見著你。」
「鍾姨,你一請假我連時間都看不准了。」吳大廚笑著打趣:「以前你往那兒一坐,我就知道十一點半了,該準備收收尾上菜了。」
「吳大廚做菜好吃,我嘴饞就喜歡早早坐那兒等著。」鍾姨接話。
「鍾姨,你可瞞不住我。你去那麼早是偷偷在那兒寫菜譜吧。」
「我主要是奔著吃飯去的,寫菜譜只是順帶的。」
吳大廚和鍾姨有說有笑的,對他們來說比賽的輸贏也沒那麼重要了。
兩人同時開始決賽,有一種俠客立於高山之巔的肅然氣氛。
第26章 交換課堂,叔姨各有所長
決賽的要求更加高,時間壓縮到一個小時做出一道菜,而且只能用抽籤抽到的指定食材。
蔡云云聽完規則兩眼一黑,默默祈禱:「老天爺,我願意用20斤肥肉換我媽媽抽一個好簽。」
林晴嵐也在心裡默念:「別讓鍾姨和吳師傅抽到奇怪的食材。」
不知道是不是她們的祈禱起了作用,兩人抽到的食材都很常見。
吳師傅抽到了帶皮的五花肉。
鍾姨抽到了一筐雞蛋。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節目組突然宣布補充規則:「最終的菜品不能讓人看出食材原本的形狀。」
「臨時增加規則這對選手不公平。」梁姨為鍾姨和吳師傅打抱不平。
「我懷疑他們設定抽籤這一環節就是為臨時增加的規則鋪墊的。」杜姨理智分析。
事情和阿姨們懷疑的大差不差。
節目組的簽是提前準備好的,為的就是在規則上出其不意,他們想要看到選手拿著最常見的食物抓耳撓腮做不出菜的樣子。
顯然他們失算了。
廚師對菜的理解早已經超過了對外形的認識,有許多菜品見其味而不見其形。
鍾姨沒有絲毫的猶豫,把雞蛋敲進碗裡打碎。
圍觀群眾不斷發出議論:「是要炒雞蛋嗎?炒得再碎,它也是雞蛋呀。」
鍾姨把泡好的澱粉倒進雞蛋里攪勻,把雞蛋液倒入熱油鍋中攤成蛋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i2.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