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等將來自己被清算查出來,那家裡的一切都保不住了。
他做了皇上一世的奴才,總得保住子孫的性命吧。
曹家不能絕嗣。
就算絕嗣,也不能玷污了他的忠心,和他這些年的付出。
曹寅想,既然他不好過,那麼,就乾脆都不好過吧。
虧空是一定要查的,他只能是皇上一個人的奴才,替皇上辦差已經耗盡了全家的精力,怎麼還能,又怎麼還敢卷進皇子們的奪嫡爭鬥呢?
他也是想藉此提醒皇上,奪嫡已經開始了。省得日後皇上知曉,又是一番大傷心。
梁九功在旁邊聽著,心裡咯噔一聲,忙著就跪下了。
御前的奴才沒有一個敢說話的,全都當自己聾了,什麼都沒有聽見。
太子,太子這是想提前接手皇上的心腹啊。
八貝勒這是想做什麼呢?八貝勒簡直是在作死。
康熙已經氣麻木了,看見曹寅謄寫的私帳,幾百萬兩的虧空在康熙眼裡,眼花繚亂亂晃的,卻是太子的那張臉。
紅香閣盈利許多,確實可以填平曹寅的虧空。
太子原本的打算應該是這個。
康熙不得不懷疑,除了紅香閣外,太子會不會有別的產業呢?
想起凌普還沒死,康熙下旨:「嚴審凌普!」
他倒要看看,太子還有什麼手段是瞞著他這個皇父的。
至於老八,現在還不是料理他的時候。
第40章 親愛的福晉 老四確實出色
嚴審凌普查出的結果, 比康熙料想的還要嚴重一些。
早年還在關外,大清尚未建立,先祖是靠著馬市做生意攢下的家底。
後來有了家業, 太丨祖皇帝也並不曾放棄生意之道,畢竟起兵打天下不可能只靠燒殺搶掠,總是需要有一份錢糧保障的。
再往後入關,有了內務府, 這些生意就併入了內務府之下, 為皇上私庫的填充做貢獻。
大清國庫的主要稅收來自于田賦與鹽課。
內務府的生意並不涉及這個, 而是皇上視作祖地的東北三省發祥地的那些稀有奇珍,別人都不能動, 只有皇上指派的人才能用這個做生意。
換得的錢財全部充入私庫。
這是連皇子都不能碰的禁區。
太子就碰了。直接讓凌普派人去做的。但太子不承認,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是凌普自作主張,是底下人擅自做主想要孝順他這個皇太子。
康熙怎麼會相信?凌普到底是奴才, 沒有人指使,他敢做這麼大的事情嗎?
康熙就不明白了,他又不是苛刻太子的人, 怎麼太子就要這般大肆斂財了?
可轉念想想自然明白, 太子要做的事情,拉攏結交大臣,不就是需要銀子麼。張口就要替曹寅填平虧空, 沒有這些生意支撐, 他哪來的幾百萬兩銀子?
康熙病著, 沒有人不識趣說太多太子的不是。
康熙影影綽綽的調查太子,態度模糊不清,眾人都不敢隨意表態, 畢竟對外,皇上還是很寵愛太子的,誰都怕自己說錯了話,沒弄倒太子,自己以後卻被太子清算。
康熙處死了凌普一干人等,將內務府總管都換了。
太子禁足毓慶宮,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兩淮鹽課虧空。
老四那邊。
這些時日,康熙放在手邊最常看的,便是曹寅的那份記載私帳的密折,還有胤禛的摺子。
老四確實出色,各方面能力都是有的。
那股雷厲風行的勁兒,比他年輕的時候還要厲害些。
他在摺子上寫明了如何追繳虧空,如何完善方案,如何善後,如何處置,兩淮鹽課的虧空是大事,但老四的方案井井有條,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康熙看了,不能說不好,其實是很好。便是易地而處,康熙思忖,要是他來,也一定是這個方案。
先前要追繳的是三四十萬兩的虧空,現在要追繳的,是曹寅私帳所包括的三四百萬兩銀子的虧空。
胤禛說,給他兩年時間,兩年光陰,可將一切都處置妥當。
他竟要在江南紮根兩年,竟也肯甚至願意如此付出。
他甚至還記得答應過自己的話,那江南送上去的稻種,後半段種不成了,老四還在摺子里說,等回來,一定種滿一年謝罪,一定要親手給皇父
種出糧食來。
康熙心想,老四雖不在,但那稻種卻由得老十三精心照顧著,就這樣的時節,別的皇子都不敢隨意出門,也就是老十三了,還按時按點的去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