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信關(一)
令孟琅始料不及的是,朝廷沒有立即派兵增援。
猶豫的理由有很多。孟璋的信在路上跑了一個多月,沒準這段時間仁關已經失守了呢?要是失守,貿然派兵只會帶來損失,要沒失守,其他四關離仁關更近,它們會派兵支援的。況且,由於凌汛和匪亂,朝廷今年收入驟縮,而派去剿匪的軍隊又帶來一筆巨大的開支。現在派兵,軍費從何而出?
就算要派兵,讓誰領兵也是個問題。孟瓊年紀太小,資歷太淺,無疑不能去,岳安國是朱營統領,得看守皇宮,聞中尉就更不用說了——那可是掌管禁軍的中尉!余太尉提議讓靠近仁關的兩個封王出兵,徐風王十分贊同,急遣使者出發,但孟誠卻覺得朝廷最好還是派些士兵去,如果實在沒人去,他願意領兵前往。
這下可把徐靈急壞了。她跑到徐風王面前哭鬧,說她的兒子已經生死未卜,如今怎麼能讓她的丈夫——一個從沒帶過兵的人上前線?孟誠已經年近半百,還是個文臣,如果這樣一個老人都能上前線,那乾脆把她這個老婆子也送去前線得了!
就在這時,留在京城的七王子突然跳了出來。他才滿十七,還是個毛頭小子,正厭倦了廣野安逸的生活,想去外面闖闖。他這一時興起的舉動讓他爺爺余太尉很為難,他趕緊派人給女兒傳消息叫她把七王子關起來,別搗亂。
但徐靈郡主可不會罷休,她說,乾脆把孟琅孟瓊都送過去算了!整個廣野就只有她的兒子不是兒子!她不僅在徐風王面前哭,還在太后面前哭,這期間又耽誤了七八天,第二份急報傳來,義關破了!長明太子用的是聲東擊西!
廣野西邊有仁義禮智信五關防守著長明,南邊以廣闊的厝夢河抵禦瀛水,北邊則有橫山天險。義關一破,就是信關,信關一破,長明就可沿夢厝河順流直下,插入徐風的腹心!
因此,義關是五關中最高大、最牢固、防守最森嚴的一關。徐風先王還特意在義關附近封了一個王爺,讓他監視邊境——那就是惠王。可就在今年,惠王被奪了爵位,他的兵權歸了朝廷,義關得不到他的支援,竟然被攻破了!
徐風王亂了陣腳,再不拖延,立即派七王子、孟誠和岳安國帶兵支援。徐靈郡主這下沒理由哭鬧了,徐風王也派了自己的兒子。
孟誠走的那天,徐靈郡主幾乎哭成個淚人,戰爭啊,她從沒想過徐風會迎來戰爭,畢竟徐風已經一百年不打仗了啊!那天七王子也哭了,他聽到義關如此迅速地被攻破後突然害怕了,可他已經反不了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