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的人都驚呆了,嘈雜的樂聲中他們壓根沒聽清這個口音奇怪的人到底在喊什麼。接著兩個衛兵著急忙慌地衝進來,一把抓住這人壓在地上,驚惶地喊道:「大王恕罪!這個身份不明的傢伙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幾乎同時,孟琅對孟誠說:「父親,這是從仁關來的人!」
孟誠神色一凜,立即起身,向徐風王道:「大王,這是仁關的信使!」
大堂中一陣騷亂,徐風王愕然望著跪在地上的人,好半晌才慢慢地說:「仁關?」好像他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突然,他反應過來了,有些慌張地說:「放開他,仁關怎麼了?」
那信使哇哩哩叫起來,他一定是個鄉下人,那奇怪的口音廣野的各位大臣從來沒聽過。但是孟誠聽得懂,因為他走遍了山南山北,五關東西的每一個角落。他臉色十分凝重,開口道:「他說長明突襲邊境,仁關傷亡慘重,急請朝廷調兵。」
那信使連連點頭,哭得滿臉是淚,干樹皮一樣的臉上被淚水洗出了一條條小溝。大殿中一片譁然,徐風王僵坐在原地,孟誠看向岳丞相,他們默默地交換眼神,感到了彼此心中深沉的不安和憂慮,以及一種責任。
宴會結束了,大殿立刻變成了議事堂,徐風王和三公、孟誠、眾王子討論仁關之事。從信使帶來的信上,他們知道早在一個多月之前仁關就遭到了襲擊,誰也沒想到長明人會在這時候襲擊仁關,因為傳聞老長明王病得很厲害,太子天天跪在他床榻前侍奉。
現在,事實證明這是長明太子故意放出來麻痹敵人的。那些長明士兵特意選在一個雨天襲擊——誰知道他們是怎麼把那些巨大的木頭怪物運上陡峭的仁關——那些木頭傢伙能投出一頭牛那麼大的石塊!那些石塊砸開了仁關堅固的城門,幸虧孟將軍率兵誓死拼殺,長明人才沒有攻下仁關。
仁關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士兵死了,城牆破了,孟璋率領全城老少連夜修補城牆,可在那種投擲石塊的怪物前它們脆弱的就像一根竹筷。不過三天孟璋就意識到這不是一場突襲,而是一場戰爭的帷幕,他派出了五個士兵,分別前往其他四關和廣野。
也就是這三天,孟璋打聽到老長明王早就死了,長明太子壓住消息,暗自調兵,悄悄地摸到了邊境。這位太子是長明王的第五個兒子,今年不過二十幾歲,他是突然被任為太子的,在那之前,長明王的前四個兒子斗得你死我活,而他一點都不起眼。誰能猜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王子竟有這樣大的膽子?
這是頭老虎。孟璋在帛信里寫道,他們必須把這頭老虎攔在仁關外,因為這畜生要的絕不止是一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