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做什麼事了?」余太尉驚奇道,「老夫膽子小的很,連螞蟻都不敢踩。倒是丞相大人和孟公膽子大得很,殺一隻孔雀還不算,連熊啊豹子啊都要趕盡殺絕。真不知沒了這些猛獸守在門外,那些雞鴨鵝犬要被誰叼走呢。」
岳丞相冷笑一聲:「你怎麼知道關在院子裡的究竟是雞鴨鵝犬,還是沒睡醒的老虎呢。」
「哎呀。」余太尉捋著灰白的鬍子感慨道,「岳丞相,就算是一頭老虎,也打不過它的三個弟兄吧。」
話說到這地步,岳丞相已經明白了余太尉的想法。宮中人多眼雜,他們再談下去也不會有什麼進展。岳丞相痛心地說:「過不了幾年你就會知道,我現在做的是正確的。」
「我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余太尉說,「而你,正在把陛下的羽翼一個個折斷。」
余太尉相信,君王如明月,公侯如星辰,羅布徐風大大小小的貴卿則是穿梭在星月間的流雲,或制衡或輔佐。這套秩序就如天穹的星斗般久遠,絕不容許被改變。岳度時慫恿陛下毒殺孔雀,褫奪了惠王的封號,結果就是讓長明鑽了空子。剩下那三位封王恐怕也察覺到了什麼,否則他們不至於一兵不出。
岳度時太自傲了。他以為那些見不得人的歪招就能矇騙那些狐狸一樣狡猾的封王的眼睛?長明入侵時朝廷那般孤立,全是他貿然削王的過錯!如今徐風好不容易迎來了喘息的機會,余太尉絕不允許他再在朝廷動手動腳。為此,他不惜與岳度時撕破臉皮,公開對立。
的確,從這個時候開始朝廷隱隱分成了兩派,人們後來將這段時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稱為「余岳之爭」,並認為這場曠日持久的黨爭是導致徐風滅亡的直接原因。不過,當時的余太尉和岳丞相併不知道他們將成為導致朝廷分裂的罪魁禍首,相反,他們都相信自己在為徐風的存亡而竭力奮鬥。
第138章 三王(一)
清明祭祖後,黨爭相當快地公開化了。無論岳相提出什麼主張,余太尉必率人反覆駁難,而余太尉所欲推行之事,岳相也會百般阻礙。
告密者亦蜂起,但他們不再通過奏摺,而是讓有權面見徐風王的御史直接上奏。告密的內容一開始是指責某人辦事不力有失職守等,後來便主要是揭發個人的不當言行,比如喝酒鬥毆、辱罵下人、□□宿妓等等。
這些行為原本只是個人品德上的缺失,卻忽然間成了十惡不赦的罪過,被上升到有損朝廷威信君王顏面國家利益的地步。徐風王被這些御史吵得頭疼,又不能將事情全扔給御史大夫——他是餘黨,於是,他乾脆把這些彈劾付諸三公,讓他們一起討論,結果自然是不盡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