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月初六,齊國大臣也開始正式恢復早朝,晏九黎又要進入忙碌的朝堂,且這一次是以名正言順的身份。
軒轅墨把麾下第一將軍顧錦城留在邊關坐鎮——曾經的國師府大管家,長公主晏九黎的面首之一顧青衣。
顧青衣原名顧錦城,出身西陵武將世家,精通兵法謀略,是攝政王麾下第一將軍。
他留在邊關,足以震住邊關將領。
軒轅墨然帶秦紅衣和周檀衣回了西陵。
至於還留在驛館的使臣們會不會互相攀咬,暫時沒人關心。
上朝之後,晏九黎宣布登基大典定在二月初六,徵詢大臣們的意見:「諸位若有覺得這個日子不妥的,可以提出來,並說出理由,本宮會斟酌考慮。」
禪位詔書已寫。
皇帝決定退位,長公主早晚登基。
這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誰會糾結一個登基大典的日子?
毫無意義。
裴丞相當眾表態:「長公主決定就好,二月初六是個好日子,適合登基。」
賢王縱然心裡再怎麼不滿,這個時候也沒有膽量再去惹晏九黎不快,全程沉默,像個隱形人。
於是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接下來的一個月,晏九黎忙於朝政大事,京外兵馬擴大操練,接手逐漸到位的戰馬和兵器,正式開始訓練一支三萬人的鐵騎軍隊。
這三萬人需要經過半年訓練,然後過五關斬六將,淘汰一大半,留下一小半,成為精心打造的萬人鐵騎。
如今一切都才開始,至少需要兩年才能看到效果。
回到西陵之後,軒轅墨以「淮南王、晉王和長平侯通敵,意圖謀權篡位」為由,派出精銳軍隊,將淮南王封地上的將領全部捉拿歸案。
一沓通敵書信和見不得人的密函甩在御案上,有淮南王跟齊國賢王的秘密來往,有晉王和淮南王意圖謀反的證據,長平侯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淮南王封地上的官員們瑟瑟發抖,生怕被牽連。
長平侯全家下獄。
晉王府全誅。
此次因為通敵,被牽連的人數多達數千人,滿朝人心惶惶。
書信密函是真是假,他們不得而知。
但攝政王說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淮南王和晉王到底有沒有通敵,他們也不知道,就算幫他們喊冤,卻連淮南王和晉王的面都見不到,喊冤都沒有意義。
軒轅墨以雷霆手段解釋完使臣們的死因,又用雷霆手段處置了他們的餘黨,最後以雷霆手段,對朝中各部官員的職務做了簡單的調整。
往返一個月,處理完朝中之事,重新選出幾個使臣,並由戶部撥錢,禮部和兵部負責籌備送給齊國新帝登基的賀禮。
時間很快到了二月初六。
齊國新任皇帝登基大典,普天同慶,萬民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