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即使年齡相差大,他們的交情依舊很不錯,兩家的交流也多了起來。
黃媽媽之所以這麼提議,是因為戰zheng無情,命運無常,小武當初在戰役結束前夕受了重傷,傷到了某個器官,治好後雖然功能沒問題,卻一直沒有生育孩子。
雖然他一直表示與戰死沙場的戰友們比,他的結局已經再好不過,但是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們夫妻其實很喜歡孩子的。
現在有一個聰明漂亮的孩子在眼前,黃爸爸也意動了,疊好報紙放到床頭柜上,「小武請假去看望戰友了,等他回來我問問他。」
只是小武回來時,讓黃爸爸和黃媽媽的想法化為了泡影,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回來的,他還帶回了戰友的遺孤。一個說是九歲,看著卻瘦弱的像是七八歲,頭髮枯黃,眼裡還帶著戾氣的男孩。
男孩亦步亦趨,小武走到哪裡,他跟到哪裡,很明顯已經將他當成了依靠,只要能看到他,就能夠平和下來,不然就會變得不安、焦躁。
韓武苦笑著對他們說:「你們別看他現在這樣,已經好很多了,我去的時候還被他在手上咬了一下。」說著伸出手給他們看手上的傷痕,好在咬的不深,幾天過去已經結痂了。
他帶著男孩讓他叫人,這個叫伯伯,那個叫哥哥姐姐,男孩轉過身去,就把他掰過來,一個個的認過去,必須要開口。
黃家人很快知道前因後果,在幾年前的對南戰zheng中,韓武所在小隊雖然功勳卓絕,但也折損了大半。活下來的相互約定要照顧死去戰友的家人,他就是接到這樣的來信才請假出門的。
「我那位戰友出身偏遠山區,所在的村至今沒有通水通電,他的母親生了六個孩子,活下來了兩個,其中一個為國捐軀,另一個狼心狗肺。」
活下來的卻是狼心狗肺的那個,家裡出了烈士,雖然悲痛,但也為一家帶來的榮光,所在地各有照拂,把日子過好並不是難事。可有的人卻還是嫌不夠,應該留給孩子的撫恤金都不放過,覬覦良久。
有的人在兄弟死後,將侄子當成親生兒子一樣照顧,有的人冷心冷肺,沾了烈士弟弟的光,卻覺得為什麼還要留下一個礙眼的存在,不如一同帶走乾淨。並且這種想法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看著對方眼中的怨恨,愈加強烈。
韓武戰友那年近八十的老娘,帶著小孫子在搖搖欲墜,不能遮風擋雨的小房子中生活,而孩子的媽媽早些年上山砍柴,不小心從山上跌落,癱瘓在床,在年前病死了。
現在孩子的奶奶身體越來越虛弱了,每次呼吸都覺得胸口壓了磨盤,喘的比風箱還響。她回想著大兒子看孫子的眼神,時常半夜驚醒,又怕哪天睡覺閉上眼睛,再也睜不開了。
「她大字不識一個,一輩子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從自家村子,嫁到隔壁村。可是半個月前,她卻拿著小兒子唯一留給她的兩塊勳章,還有這幾年我們幾個寄過的信,厚厚一疊,一路走一路問。只在期間遇到過一個好心人,載了她半程路,終於,從天亮到天黑,找到了他們縣市的郵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