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消息在發小圈裡擴散開時,晏在舒還在斯普利特的海邊吹著風,而八千公里外的奧新物理研究所里,孟揭的手機「嗡」一聲響,收到了一張截圖。
-裴庭:【在克羅埃西亞啊?幫帶個東西唄。】
孟揭連截圖都沒點開,直接鎖了屏。
-裴庭:【晏在舒不會沒帶你吧?】
孟揭把他拉進黑名單。
然後繼續跟李尚溝通項目問題。
李尚自個在二期實驗室的課題還沒做完,他把項目書翻了幾頁,有點兒忐忑,還有點兒躍躍欲試:「我能行嗎?」
孟揭平靜地說:「項目受奧新K-one計劃補助,」他把項目書翻到23頁,推過去,「項目津貼是這個數。」
李尚飛快地合上項目書,鄭重道:「我一定能行,沒有不行的。」
這個價,把他稱斤賣了都行。航空項目都這麼吃香嗎?李尚簽名按手印,在奧新內部系統錄入虹膜,看到自己所處的架構延出一道線,同時,職權等級升到了二級。
媽呀,底薪漲了,津貼漲了,連公積金和住房補助都漲了,李尚喜不自勝,立刻表示要請孟揭吃飯。
「吃什麼?」
李尚撓撓鼻子:「都行,你說的算!嘿嘿,這不是要謝謝你提攜麼。」
孟揭聽出意思來了,他轉了圈筆,實話實說:「我沒提攜你。」
他是把團隊申請報到人事系統,由人事通過系統發布架構內項目聘任,而因為項目特殊,需要本科或研究生期間修過航空航天專業,並在系統申請時附上論文,再完成一道限時30分鐘的題。
要求多,難度高,還刁鑽,所以在別人觀望的時候,李 Ɩ 尚本著一份工是打,兩份工也是打的心情,選擇了應戰。又通過了系統各項審核,再到航天中心進行為期三天的訓練,那幾天他早上六點起,趕地鐵到訓練基地,晚上趕最後一班地鐵回,練了三天,他就吐了三天,第四天繼續上實驗室把原工作的進度補上,就這樣,還成天樂呵呵的,半點負能量都沒有。
最後,人事部經過各項考察確定人員,才把最終名冊發給孟揭,就這麼簡單。
李尚聽得愣了,愣完低低地「靠」了一聲,搓著臉坐下來,在安靜的辦公室里,發了整十分鐘的呆,最後說:「我可真他媽勵志。」
要是擱別人,就會心安理得地受這份感謝,繼而收穫一個忠心耿耿的下屬,孟揭不要的,他讓李尚知道這是努力的回報,跟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比起情感聯結,孟揭更偏好能力互補,一群專業不同的人,在某一個項目里同走一段路,項目完成後分開,再各自往下個項目走。
李尚離開後,孟揭又拉開抽屜,抽出份文件,想了會兒,在上面的津貼欄上重新填了幾個數字,然後打電話跟財務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