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霜降看著她的動作心裡哦了一聲,原來床尾的欄杆可以放下來。裡面已經鋪了和床配套的棉花墊子床單和厚厚的被子,都是新的。
又指著牆角木製的柜子,「那個空著的格子是你的,等下老師去領你的東西。」
格子裡放著牙刷牙杯,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東西,下面的三格都是她能夠到的,她指了指上面的柜子:「那這些呢?」
「柜子里放的是你們的衣服被子,大人會幫你們拿的。」
在交談中,李春天確定這個新來的小姑娘是個聰明好帶的孩子,她的年紀是這個房間裡最小的,溝通起來卻並沒有什麼障礙,也能理解她說的話。
去年也有個四歲的孩子從外面來,送來的時候同樣已經記事了,記憶力沒有面前的這個好,卻磨合了小半年,現在非常內向。
不過九十年代的兒童福利院主要解決的還是孩子的生存問題,兒童心理健康這一概念雖然早就有了,但並不被重視。孩子內向沒關係,別太過外向就行。
李老師接下來又介紹了一些其他情況,她說的很快,沒有問祝霜降聽懂多少。這是她和孩子交流的方法,就算現在沒聽懂,以後生活在這裡,再多提幾遍,總會明白的。
說完後正準備把她帶到綜合樓,孩子們除了晚上睡覺,白天大多在那裡活動,有輪班老師和護工們看顧。
一出門就遇見了任冉,任老師叫住了她們:「李老師,去哪啊?」
任冉負責照顧0-3歲健康的孩子,身體有缺陷殘疾的在另外兩棟樓。三歲以下孩子的房間不分男女,統一照顧,目前院裡健康的一共有四個,三個女孩,一個男孩。她剛從孩子們房間裡出來,兩個躺在床上玩自己的,兩個呼呼大睡,一點不要人操心。
「她去綜合樓,我要去行政處。」
「我幫你照顧一下吧,」任冉說道:「孩子剛來,讓她適應一下。」
李春天想了想也是,把祝霜降交給了她。
祝霜降想要嘆氣,她今天經歷多少懷抱了?變成小孩子是不用為身份證明擔心,但做什麼也不再由她決定,比如擁抱誰。
任冉抱著祝霜降說話,給她介紹福利院的環境,她喜歡這新來的小姑娘是一方面,另外還是她現在有空。她以前在上雙區福利院照顧的是重度殘疾的孩童,那是時時刻刻都離不開人,一個錯眼孩子可能就會出事或傷到自己。
最重要的是她是一個責任心極強的人,並不把所有的事都交給護工,導致她這個班上的心力交瘁。
在上級詢問她願不願意去市兒童福利院工作,編制不變時,她立刻就同意了。她照顧那些孩子很用心,但是孩子們無法給她正面反饋,而持續時間將會是永遠,所有的一切讓她覺得痛苦。&="&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